據新華社消息,12月1日,國務院副總理孫春蘭在國家衛生健康委召開座談會,聽取防控工作一線代表對優化完善防控措施的意見建議。她指出,堅持穩中求進、走小步不停步,主動優化完善防控政策,是我國疫情防控的一條重要經驗。
經過近三年的抗疫,我國醫療衛生和疾控體系經受住了考驗,擁有有效的診療技術和藥物特別是中藥,全人群疫苗完全接種率超過90%,群眾的健康意識和素養明顯提升,加上奧密克戎病毒致病力在減弱,為進一步優化完善防控措施創造了條件。
孫春蘭要求充實基層專業防控力量,強化社區醫療衛生機構分級診療,加強居民健康管理和服務,推動各項優化措施落地見效,保障人民健康安全和經濟社會發展。
在11月30日的座談會上,孫春蘭指出,隨著奧密克戎病毒致病性的減弱、疫苗接種的普及、防控經驗的積累,我國疫情防控面臨新形勢新任務。她強調,不斷完善診斷、檢測、收治、隔離等措施,加強全人群特別是老年人免疫接種,加快治療藥物和醫療資源準備,落實好“疫情要防住、經濟要穩住、發展要安全”的要求。
近期,全國多地出臺優化防控措施。包括不以時空伴隨作為判定密接條件、高風險區快封快解、核酸精準免檢、有序開放生產經營場所等。
11月29日,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綜合組印發《加強老年人新冠病毒疫苗接種工作方案》(以下簡稱《工作方案》),從健全機制、做好摸底、優化服務、細化宣傳等方面作出部署,多地在部署防控要求時也重點提及落實此項工作。
不以時空伴隨作為判定密接標準
關于時空伴隨,中國疾控中心流行病學首席專家吳尊友曾有過介紹。他表示,“時空伴隨”有時又叫“時空交集”,一般是指14天內,與新冠確診患者在同一個時間和空間網格內,共同停留過一段時間的人。
在第九版防控方案中,時空伴隨人員被列入涉疫場所暴露人員范疇,要求經風險評估后對感染風險較高的人員采取核酸檢測措施,在判定后的第1、3天各開展一次核酸檢測。
但在實踐過程中,時空伴隨人員被要求集中隔離、居家隔離的案例屢見不鮮。中國疾控中心傳防處研究員王麗萍在接受央視采訪時指出,對于這類人員要求在流調以后進行“三天兩檢”,及時排查。居家隔離和居家健康監測的要求,都是各地加碼的做法。
11月29日,在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,國家疾控局監督一司司長程有全表示,對風險人員的判定要以現場流調為依據,不得通過時空伴隨擴大范圍,造成大面積的“誤傷”,最大限度降低因疫情給群眾帶來的不便。
11月30日至12月1日,廣東省廣州市、深圳市、東莞市,重慶市等地發布通告,將按照科學、精準原則開展流行病學調查,及時、準確判定密切接觸者,不得隨意擴大密切接觸者甄別范圍,不以時空伴隨作為判定密切接觸者的標準。
快封快解、應解盡解
程有全強調,各地要進一步加強高低風險區劃分標準的培訓,組織做好風險區域劃定和管理,原則上高風險區一般以單元、樓棟為單位劃定,不得隨意擴大。在疫情傳播風險不明確或存在廣泛社區傳播的情況下,可適度擴大高風險區域劃定范圍,但要及時通過核酸篩查和疫情研判,快封快解。
11月30日,廣州番禺、荔灣等區發布通告,宣布解除所有疫情防控臨時管控區;海珠、天河等區宣布,低風險區的餐飲服務單位恢復堂食服務,娛樂場所等密閉半密閉場所有序開放;從化區自12月1日起恢復線下教學。同日,廣州市內地鐵(含海珠有軌電車)、公交逐步有序恢復運營。
11月30日,石家莊市疫情防控總指揮部辦公室發布通告稱,自12月1日0時起,橋西區、長安區、裕華區、新華區、高新區、循環化工園區實施分區分級差異化防控措施,有序恢復生產生活秩序。
11月30日,在重慶市召開的疫情防控新聞發布會上,重慶市政府副秘書長、市政府新聞發言人楊琳介紹,重慶市將按照分區分類、由點及面、逐步放開的思路,由各區根據疫情發展的形勢,以小區、社區為單位創建無疫小區、無疫社區,人員可在無疫小區、無疫社區內有序流動,但不聚集,以鄉鎮(街道)為單位,實行差別化的防控措施。
“由于前期在疫情暴發初期,感染來源不明,而且存在廣泛的社區傳播,在高風險區的劃定上范圍相對比較大一些。經過高風險區劃定以后的有效管理,社區的傳播得到有效控制,現在以小區的單元和樓棟為單位來劃定更加精準!睏盍照f。
科學開展核酸檢測
各地亦針對核酸檢測作出進一步優化。重慶方面,楊琳表示,對風險崗位、重點人員開展核酸檢測。不擴大核酸檢測范圍,不按行政區域開展全員核酸檢測,不重復檢測,不加碼檢測。
廣州、深圳等地亦強調“科學開展核酸檢測”。
不少地方已在推行部分人群“精準免檢”。11月30日,在北京市召開的疫情防控新聞發布會上,北京市委宣傳部副部長、市政府新聞辦主任、市政府新聞發言人徐和建表示,自11月30日起,對全市長期居家老人、居家辦公和學習人員、嬰幼兒等無社會面活動的人員,如果無外出需求,可以不參加社區核酸篩查。
遼寧省沈陽市、山西省太原市、河南省鄭州市等地亦出臺類似規定。
徐和建提示,近日天氣寒冷,市民朋友外出做核酸時要注意防寒保暖,如果在單位或家附近做核酸,可提前了解核酸檢測點排隊情況,盡量避開排隊高峰前往;要規范佩戴口罩,兒童、老年人和有基礎病的人員建議佩戴N95口罩;排隊時要服從現場安排,保持安全社交距離,一字型排隊,不要回字形排隊,不扎堆、不抽煙、不聚集聊天。
據成都市衛生健康委11月30日消息,目前居民出入小區、院落只需要出示自己的健康碼,不再出示核酸陰性證明。
不過,不少地方仍要求在公共場所查驗一定時限內的核酸陰性證明。有多地居民告訴記者,在推行“精準免檢”后,住所、單位附近的常態化核酸檢測點減少了,導致排隊時間過長。為此,楊琳專門提到,將設置常態化核酸檢測點,滿足群眾核酸檢測需求。
12月1日,在廣州市召開的疫情防控新聞發布會上,廣州市衛生健康委副主任、新聞發言人張屹表示,將分類實施核酸檢測。對不同的人群采取不同的核酸檢測策略。按照第九版防控方案確定的范圍,對風險崗位、重點人員開展規定頻次的核酸檢測,面向跨省流動人員開展“落地檢”。根據市民出行、就醫等日常需求,做好核酸“按需檢測”服務保障。各區根據轄區內人員分布、人口密度等實際情況,合理設置一定數量的便民采樣點;鼓勵家庭自備抗原試劑盒。
全力推進老年人疫苗接種
面對新冠病毒,60歲以上,尤其是80歲以上高齡老人是重癥高危人群,而接種新冠疫苗的獲益是最大的。
截至11月28日,我國60歲以上老年人接種的覆蓋人數為2億3940萬人,完成全程接種2億2816.5萬人,覆蓋人數和全程接種人數分別占老年人口的90.68%和86.42%,完成加強免疫接種1億8151.1萬人。
其中80歲以上老年人接種的覆蓋人數為2742.6萬,完成全程接種2356.3萬人,覆蓋人數和全程接種人數分別占80歲以上人口的76.6%、65.8%,完成加強免疫接種1445.6萬人。
第七次人口普查數據顯示,我國60歲以上人口為2億6402萬,80歲以上人口為3580萬,從上述數據可以看出,老年人加強免疫接種的覆蓋率仍然較低。
《工作方案》要求加快提升80歲以上人群接種率,繼續提高60-79歲人群接種率,提出了6種加強免疫疫苗組合,并將第一劑次加強免疫與全程接種時間間隔由6個月以上調整為3個月以上。
11月30日,北京市衛生健康委員會黨委委員王小娥在新聞發布會上發出倡議,希望無接種禁忌、符合接種條件的人群,特別是80歲及以上的老年朋友積極主動接種疫苗,盡快完成接種,保護自身和家人健康,攜手共筑首都免疫屏障。
為此,北京市將從三個方面入手,全力推進老年人新冠病毒疫苗接種工作。
一是加強技術指導。指導接種點做好技術培訓,落實老年人健康狀況詢問、接種禁忌核查等工作,對老年人做好溝通解釋。
二是優化接種服務。通過開通接駁車、使用移動接種車、設立老年人綠色通道、接種專場等措施,最大限度為老年人提供便利;使用吸入用新冠病毒疫苗等不同類型疫苗接種,提升老年人接種體驗,滿足多元化需求。
三是加強科普宣傳。針對老年人特點,結合實際制作老年人通俗易懂的宣傳材料,采取集中宣傳與常態化宣傳結合的方式,多渠道、多形式、全方位做好宣傳。
近日,在山西、陜西省委召開的疫情防控專題會議上,有關黨政領導均強調,要摸清底數并有序推進老年人新冠病毒疫苗接種。
來源:醫療器械經銷商聯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