四川省好醫助醫療器械有限公司為您免費提供成都醫用器械公司,成都醫用設備,四川病床廠家等相關信息發布和資訊展示,敬請關注!

帶量采購后,供應鏈轉型成為醫療器械企業戰略性問題

來源:http://www.lao-shi.cn/news643177.html 發布日期:2021-07-09 10:51:00



經濟觀察網 記者 張英6月25日閉幕的2021全球醫療器械供應鏈峰會,吸引了醫療器械廠商、經營企業、第三方物流企業及醫療機構等300多家企事業單位到場。

在各地醫用耗材集采頻頻大幅降價,國家即將開展第二輪高值醫用耗材集采的背景下,多位龍頭企業代表表示,隨著行業利潤率下探,供應鏈轉型已經成為企業當前具有戰略性位置的問題。

波士頓科學去年中選了全國心臟支架集采,其中國區商務部高級總監王雁征介紹,700多元的心臟支架,留給渠道的利潤空間只有個位數,無法再像以往一樣為醫院提供送貨至導管室、幫助清貨補貨、退換貨等勞動密集型服務,需要通過數字化、智能化的手段予以取代,如當前部分企業為醫院提供的院內醫用耗材SPD服務。

多位行業龍頭企業代表認為,供應鏈的數字化轉型,一方面有利于提升供銷環節的透明度,幫助廠商布局終端市場,同時可以精確預測前端醫院的需求,根據預測數據向上游供應商報采購量,更好地管理廠商庫存。

不過也有參會者對經濟觀察網表示,目前醫療器械供應鏈的數字化尚存在一些難點,如醫院與流通企業的信息系統對接還有待推進,兩者之間信息交換的響應速度也較慢,醫院端的數字化轉型是整個鏈條的關鍵。盡管SPD智能柜在許多醫院的使用已相對成熟,但能進智能柜的器材種類并不多,很多實際使用的器械耗材實時使用及庫存情況尚無法獲取。

藥械比有望進一步提升至1:0.5

主辦方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副會長兼秘書長崔忠付表示,2020年全球醫療器械行業市場規模超5000億美元,同比增長10%,其中我國的市場規模據不完全統計達7800億元左右,增速遠高于全球。

同時,新冠肺炎疫情深刻影響了我國的醫療器械行業。海關數據顯示,我國醫療器械的出口額正在不斷增大。2021年1-5月,我國醫療儀器及器械的出口額達394.5億元,較去年同期增長了21.1%。中國醫藥保健品進出口商會黨委書記孟冬平介紹,去年因檢測試劑帶動的IVD體外診斷出口市場實現了1000%的增長,在口罩、防護服等低值耗材領域,我國更是在全球占據著絕對的主導地位。

針對行業未來的發展趨勢,上藥控股副總經理任剛表現得十分樂觀。他認為隨著新興國家市場的不斷發展,全球醫療器械市場未來幾年仍將保持較快的增長,中國市場盡管受帶量采購影響,但仍有望保持兩位數的增速。他參照美國的藥械比(1:1)數據來判斷,中國目前的藥械比大概為1:0.3,呈現嚴重失衡狀態,未來幾年這一比例達到1:0.5是非常有可能的。

數字化賦能成本控制

盡管醫療器械總體市場份額仍在保持增長,但受帶量采購政策影響,行業的利潤率正在不斷下探,如何降本增效成為各大企業關注的核心問題。在此背景下,以往一定程度上受到忽視的供應鏈管理變得越來越關鍵。

碧迪醫療全球高級副總裁、大中華區總經理鄧建民表示,在以往高利潤率的行業生態下,供應鏈管理在整個成本體系中很少受到關注,一般采取定制化服務,根據每個客戶的需求個性化配送。這種服務方式的特點是質量很高,但效率較低。隨著行業環境的變化,鄧建民認為未來會逐漸向定期、定點、定量“三定”的標準化服務模式轉型,以控制供應鏈成本。

這種轉型方向需要借助于大數據、人工智能等前沿技術。強生(上海)醫療器材、波士頓科學、奧森多醫療、西門子醫學診斷、派昂醫療器械、聯醫醫療科技(北京)等企業代表均認為,數字化將促進供應鏈變革,通過數字化增強供應鏈彈性,提升進銷存管理顆粒度,實現內部到外部、端到端的協同是新的行業趨勢。

從醫院端來看,一位廠商代表對經濟觀察網表示,數字化轉型對醫院而言利大于弊。隨著集采的推進,每家醫院至少管理上百甚至上千個供應商,而且各科室對物資的需求需要保持動態平衡,數字化的轉型(比如SPD系統)可以將醫院抽身出來做監督者,而所有的運營交給其他專業人士,減少了醫院的繁瑣事務。賽力斯醫療科技就是一家為醫療機構提供醫用耗材SPD服務的企業,其副總經理劉楓表示,在醫?刭M、兩票制、零加成等醫改政策影響下,全耗材SPD應運而生,成為幫助醫療機構減負降本的重要服務模式。

對于行業內不斷被擠壓的經銷商而言,向第三方專業化服務轉型是一個重要趨勢。上海麥迪睿醫療是一家專業化的服務平臺企業,其主要產品有面向經銷商的市場推廣輔助平臺、面向患者的術后康復平臺。除這類平臺服務外,董事長尹建剛說,物流配送、伴隨服務、手術工具租賃等專業化的細分領域對于大型企業吸引力較小,是許多中小企業未來的重點發展方向。



相關產品

精品视频免费观看_欧美亚乱色视频免费观看_国产精品色内内在线播放_国产国产裸模裸模私拍视频_欧美日韩一区二